長清茶
長清茶,山東省濟南市長清區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志。長清茶具有外形條索卷曲緊結,色澤綠潤,內質香高味醇,具有小米湯色、板栗香、葉肉厚、耐沖泡的品質特征。長清茶香氣高,滋味濃郁,茶水浸出物≥38.0%、茶多酚≥14.0%、咖啡堿≥4.0%,氨基酸總和≥23.0%。2012年12月7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批準對“長清茶”實施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保護。
產業布局
長清茶的農產品地理標志地域保護范圍為濟南市長清區5個鄉鎮(街道)32個行政村,東至濟南市長清區萬德鎮拔山村,西至雙泉鄉大張莊村,南至萬德鎮馬套村,北至五峰山街道石窩村。地理坐標為東經116°43′00″-117°03′00″,北緯36°23′00″-37°30′00″。地域保護總面積1000公頃。2011年,長清茶樹種植面積為2000畝,茶葉總產量100噸,平均畝產值1.62萬元。
歷史
“長清茶”的種植歷史可以追溯到唐朝,長清靈巖寺內有碑刻:“…身在凈土上方界,閑觀野鳥鳴幽谷,頓覺超俗話新茶,再整衣冠拜佛牙…”中的“新茶”即為“長清茶”。長清種茶、飲茶由長清靈巖寺開始,“茶以禪興”,與長清靈巖佛教文化一樣綿延千年。長清是中國緯度最高的產茶區之一,從20世紀50年代起開始恢復茶樹的栽培種植。2018年,長清茶種植面積達到10165畝,年產值2億元以上,成為拉動區域經濟發展、帶動農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支柱。
產地環境
土壤地貌:長清區地勢東南高,西北低的傾斜地勢,由東南向西北依次是山區、丘陵、山前平原和黃河洼區,有"八山一洼一平原"之稱。長清區地處泰山隆起邊緣。區內土質主要為棕壤土、褐土和沙風土。土壤有機質含量高,富含鋅、鐵、硼、鈣、鎂、鉬等中微量元素,這些都為茶葉營養成分優質化提供了條件。適宜種植長清茶。 水文情況:長清區境內河流較多,主要有黃河、南北大沙河水系,還有玉符河、清水溝等河流。年平均降水量628.2毫米,地下水源充足,無污染。 氣候特征:長清區由于地處中緯度地帶的山東內陸,距渤海、黃海較遠,東面又受膠東丘陵和魯中南山區阻隔,故呈溫暖帶大陸性季風氣候。與同緯度的內陸相比氣候溫和、溫差較小、雨水豐沛、光照充足、無霜期長。冬季采用防風障、覆蓋拱形、保護地栽培等措施,茶樹能安全越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