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海老淮豬,江蘇省連云港市東??h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志。東海老淮豬,全身被毛黑色而較密,冬天生褐色絨毛,鬃毛較長而硬;頭部面頰部皺紋淺而少,呈菱形;嘴筒較長而直;耳朵大,下垂;體形中等較緊湊,背腰窄平,極少數微凹,腹部較緊,不拖地;四肢較高且結實。2020年12月2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批準對“東海老淮豬”實施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保護。
產業布局
東海老淮豬的農產品地理標志地域保護范圍包括:連云港東??h所轄桃林鎮、平明鎮、房山鎮、安峰鎮、雙店鎮、石梁河鎮、白塔埠鎮、溫泉鎮、黃川鎮、青湖鎮、洪莊鎮、駝峰鄉、張灣鄉、山左口鄉、石湖鄉、曲陽鄉、李埝鄉、牛山街道、石榴街道共計11個鎮、6個鄉、2個街道辦。地理坐標為東經118°23′~119°10′,北緯34°11′~34°44′,年出欄10000頭,年產量0.15萬噸。
歷史
淮豬是原產淮北平原的古老地方品種。早在公元前春秋戰國時期,淮北平原農業已相當發達,人們為食肉和農田施肥需要普遍養豬,逐漸培育形成體型外貌和生產性能趨于一致的淮豬品種。公元3-6世紀魏晉南北朝時期和12世紀南宋時期,淮北平原經濟遭受戰爭破壞,兩次大規模移民南下,淮豬逐被引入寧、鎮、揚丘陵山區,經長期培育形成為山豬。后隨沿海地區的開發,淮豬東移,又逐漸形成適應沿海鹽漬地帶的灶豬。
產地環境
東??h屬黃淮海平原東南邊緣的平原崗嶺地,地勢西高東低,中西部平原丘陵起伏連綿,東部地勢平坦。地形整齊開闊,土地充裕、地勢高而干燥、背風、向陽、水源充足、水質良好、排水順暢、污染治理和綜合利用方便。東??h屬暖溫帶濕潤季風氣候,常年溫和濕潤,日照充足,雨熱同季,四季分明。年平均日照時數為2300小時,年平均降水量913毫米,常年無霜期225天。優越的氣候條件非常適合多種農作物生長,適合東海老淮豬的生長和繁衍生息。東??h位于我國四大地震帶的郯魯地震帶,地下水資源豐富,東海溫泉被譽為“華東第一溫泉”,水中含有鈉、鈣、磷、氡、鎂、鋅、氮、鍶、氟、硫等30多種有益的礦物質和微量元素,對作為青飼料的植物生長有很大益處,飼料中含有這些礦物質和元素相對較高,再加上東海老淮豬長期飲用含有這些元素的水,對東海老淮豬的生長和肉質會產生一定的積極影響。
毛豬價格行情2022年12月02日
無錫天鵬菜籃子工程有限公司24.4元/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