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金壩芹芽盛產于被譽為芹芽之鄉的安徽省廬江縣白湖鎮。白湖鎮境內有個“金壩”行政村。該鎮境內有一條全長十五公里名叫“金壩”的小河溝,北高南低,常年流水必經金壩行政村境內。該村在金壩河溝中段筑有一道50米長的攔水灌溉農田的大壩叫“金壩”,附近座落居住百戶農家的叫“金壩”的自然村莊(村民組),該村有傳承種植水芹習慣。20世紀60年代,金壩村民們開始零星將水芹一把一把扎起栽入爛泥,上部分外露進行軟化種植,一個月左右下半段變成白色,上半段仍是綠色,村民們取名芹芽,口感和銷價略高于水芹。20世紀70年代初,村民吳成樹土房倒塌壓在水芹田里,一段時間后清理墻土發現,水芹競然生長出潔白、脆嫩、清香的幼芽,食后味美可口,與水芹、軟化水芹大不一樣,村民們取名叫金壩芹芽。1998年8月,成立了“廬江縣金壩芹芽協會”。
產地環境
土壤地形:廬江縣白湖鎮地處黃陂湖與白湖之間,土壤為潴育型水稻土,均由下蜀系黃土發育而成,西北高、東南低,由圩、沖、畈、崗、湖地組成,地表水豐富,地下水位適中,土壤熟化程度高,耕層較厚,質地適中,土壤有機質含量大于或接近2%,有效含氮量中等以上大于90ppm;速效磷中等含量在10ppm,速效鉀含量中等在50—100ppm;土壤中性或微酸性,pH值5.5—6.5,有效養份豐富,保水保肥性能好,適宜種植芹芽等農作物。
水源水質:廬江縣境內地處黃陂湖與白湖之間,基地內溝渠縱橫交錯,地面水系發達,水資源豐富,現有蓄水工程363處,總蓄水量543萬立方米,水質清晰、良好,電力排灌站22處,總動力2526千瓦,排灌方便,經省相關部門檢測,大氣、土壤、灌溉水質量均符合綠色食品標準的要求,適宜發展A級綠色食品。
區域氣候:白湖鎮,全鎮擁有耕地7400公頃,位于黃陂湖與白湖之間,氣候溫和,四季分明,熱量豐富,光照適宜,雨量充沛,無霜期長等特點,年平均氣溫16攝氏度,年平均積溫5722攝氏度,年平均降雨量1157.6毫米,日照總時數2270.2小時,年無霜期238天。主導風向:偏東、偏北風,夏秋兩季偏南風,為金壩芹芽生長發育提供了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