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虬羅氏沼蝦,江蘇省揚州市高郵市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志。龍虬羅氏沼蝦,蝦殼薄體肥,體表光潔,呈淡青藍色,間有棕黃色斑紋。肌肉緊密有彈性,出肉率高。熟制后呈橙紅色,肉質細嫩,鮮香微甜。2021年6月4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批準對“龍虬羅氏沼蝦”實施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保護。
產業布局
龍虬羅氏沼蝦的農產品地理標志地域保護范圍包括:揚州市高郵市所轄龍虬鎮、三垛鎮、甘垛鎮、卸甲鎮、周山鎮共計5個鎮73個行政村。地理坐標為東經119°13′21″~119°50′15″,北緯32°38′17.8″~33°05′20″。高郵從上世紀九十年代就開始養殖羅氏沼蝦,至今已近30年,全國60%的羅氏沼蝦產自高郵,而龍虬鎮羅氏沼蝦產量又占了高郵的60%。圍繞羅氏沼蝦的種苗、飼料、養殖、捕撈、加工、銷售等全產業鏈已經形成,羅氏沼蝦成為龍虬鎮名副其實的富民產業。2021年,龍虬鎮的羅氏沼蝦年交易量約2.4萬噸、交易額達12億元,產品輻射蘇浙滬皖,遠銷長沙、重慶、武漢、南昌等地。
歷史
過去,龍虬許多農民固守自家幾畝地,日子過得很緊巴。經過廣泛的調研論證,該鎮決定利用鎮內水面資源優勢,大力發展前途看好的蝦業經濟。為慎重行事,龍虬鎮黨委政府決定首先在直屬的養殖場進行試養。1994年,該鎮試養終于獲得成功。廣大農民看到養蝦效益這么高,逐步開始放養“羅蝦”。為進一步推動蝦業經濟的快速發展,1998年2月,該鎮黨委政府在養蝦戶自愿的基礎上組建了龍虬鎮羅氏沼蝦協會。在鎮黨委、政府的幫助下,該鎮還先后成立“陽光合作社”、“長春水產合作社”等蝦苗購銷合作經濟組織,為蝦農提供技術、資金、市場等服務。同時,該鎮加大對蝦業的政策扶持。2002年,該鎮成功注冊了富有龍虬個性和文化特征的“龍虬莊”牌羅氏沼蝦,并通過了江蘇省無公害農產品認定委員會的專家評審和全體委員論證,從而為該鎮蝦業經濟的進一步發展提升了檔次,擴大了影響。
產地環境
土壤地貌情況:境內地勢平坦,地面標高一般在2米~3.3米之間,土質主要為粘土,土層較厚,水草繁盛,有機質含量在39.7克/公斤以上,水底多為淺淤,富含腐殖質,水底有豐富的水生生物殘骸沉積物,底泥含較多的貝殼沉積,底質顆粒分析以淤泥為主,淤深20厘米以內,為形成龍虬羅氏沼蝦的獨特品質提供了先天的優勢。
水文情況:高郵市為水鄉平原,高郵湖為江蘇第三大湖、中國第六大淡水湖,依傍著寬闊的京杭大運河,眾多湖灘分布東西,數百條河流交錯有致,成網的河渠、成片的蕩灘,水流較緩,水質清新、溶氧充足,溶解氧常年保持在5毫克/升以上,水草茂盛,水草覆蓋率平均高于25%,部分水域高于40%,水體中浮游生物及藻類等,為羅氏沼蝦提供了充足的餌料,適宜的水溫、微流水環境、富足的餌料等優良條件,適合羅氏沼蝦生長與繁殖。
氣候情況:產區屬亞熱帶溫潤氣候區,常年主導風為東南風,平均風速3.6米/秒;年均氣溫15℃,年均降雨1030毫米,年均相對濕度67%,無霜期為217天,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日光充足、無霜期長,年生長期可達7個月以上,適宜多種水生植物和各種淡水魚蝦的生長繁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