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督翠茗
都督翠茗,是安徽省合肥市巢湖市特產,為全國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都督翠茗地域保護范圍內,群山連綿,層巒疊嶂,植被完好,林深竹翠;土層深厚,土壤肥沃,為黃紅壤、黃壤、沙壤,保水、保肥能力及透氣性較強,適宜種植茶樹。巢湖市油茶栽培歷史悠久,種茶的時間大約有200年。都督翠茗,外形扁平似筍,色如翡翠;湯色綠明亮;滋味鮮爽;香氣清香濃郁;葉底綠勻。其典型品質特征:色翠味鮮形如筍。2018年2月12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正式批準對“都督翠茗”實施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保護。2019年11月15日,入選中國農業品牌目錄。
地理位置:安徽省合肥市巢湖市 | 特征:外形扁平似筍,色如翡翠,滋味鮮爽 |
| 別名:暫無 |
產業布局
都督翠茗的地理標志保護的區域范圍為合肥市巢湖市督壩鎮所轄夏店村、石塘村、聯河村、泉水村、青山村、姥山村、湖東村、壩鎮街道社區共計8個村(居)委會。地理坐標為東經117°32′-117°39′,北緯31°17′-31°20′。2017年,都督翠茗地域保護面積800公頃,年產都督翠茗100多噸。2018年,壩鎮都督翠茗茶葉農產品地理標志地域保護區域茶園開采面積達1.2萬畝,年產茶葉32萬公斤,總產值1.4億元。
歷史
巢湖市油茶栽培歷史悠久,種茶的時間大約有200年。1998年,都督翠茗創制。2006年2月,巢湖市壩鎮都督山茶葉產業協會在民政局登記。
產地環境
土壤地貌:都督翠茗地域保護范圍內,群山連綿,層巒疊嶂,植被完好,林深竹翠;土層深厚,土壤肥沃,為黃紅壤、黃壤、沙壤,保水、保肥能力及透氣性較強;pH值5.5-6.0,有機質1.5%上下,非常適合茶樹、花卉及多種林木生長。 水源水質:都督翠茗地域保護范圍內,域內巢湖一支流河兆河穿過。地域保護范圍內還擁有象山水庫、棗樹棵水庫、青山水庫等大小6個水庫,為山區水系。都督翠茗生產灌溉用水來源于以上水系,其符合農業部公布的GB/T18407.1-2001農產品安全質量無公害蔬菜產地環境要求。 氣候情況:都督翠茗地域保護范圍內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氣候溫暖濕潤,年平均氣溫16℃,0℃以上活動積溫5726℃,持續天數315天,10℃以上持續天數233天,積溫5024.6℃;日照充足,年日照時數2106小時,太陽輻射總量117.44卡/厘米;年均降水量900-1200毫米,無霜期247天,適宜茶樹等多種作物生長。 生態環境:都督翠茗地域保護范圍,地處長江與巢湖之間,離長江、巢湖直線距離分別為15公里、8公里。屬大別山余脈,種植園區內無工礦企業,且遠離工礦區和鐵路、公路干線,沒有污染源。種植區生態環境和空氣質量符合農業部公布的GB/T18407.1-2001農產品安全質量無公害蔬菜產地環境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