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早在9500年前,龍山先民開始選育馴化野生的“狗尾草”,進而培育出古老的粟米,又經過幾千年培育,形成了龍山小米。在歷史上,龍山小米與山東金鄉縣的“金米”、山西沁縣的“沁州黃”、河北蔚縣的“桃花米”并稱為中國四大名米。龍山小米“東路陰天旱”,即在陰雨天時葉片呈現出其他作物干旱時葉片卷曲的性狀,在清代成為貢米。相傳乾隆出巡路經章丘,品嘗“龍米金湯”后贊譽:“真乃銀碗金湯!”并封“龍山小米”為貢米?!笆似隆?、“平陵城”、“城子崖”、“龍山郡”這些龍山小米的代表品牌也曾輝煌過,但是由于個別地區也使用龍山小米作品牌銷售,因其小米質量參差不齊,導致“龍山小米”品牌受到影響。2017年,龍山街道辦事處決定在平陵古城打造一處1000畝的龍山小米種植基地,用正宗的小米為龍山小米正名,重塑龍山貢米品牌形象。2018年,濟南市實施產業振興十大行動,以章丘龍山和長清孝里為中心,集中建設兩處萬畝龍山小米標準化種植基地。
產地環境
土壤地貌:山東省濟南市章丘區境內地貌多樣,自南而北依次為丘陵、平原、黃河灘區,其優良品質的形成,與它所處的地理環境和土壤條件是分不開的。龍山小米產地龍山一帶的土壤為山前洪積土,土層深厚,土質為黃壤、質地較肥沃,椐測定有機質含量1.32%,全氮0.075%,全磷0.082%,堿解氮67毫克/千克,速效磷24毫克/千克,速效鉀93毫克/千克,土壤代換量18.2毫克/100克,非常適合小米生長。
水文情況:山東省濟南市章丘區境內水利條件優越,地下水源充足,農田排灌設施配套水質清澈,無污染,完全達到了旱能澆、澇能排。
氣候情況:章丘區屬暖溫帶半濕潤性季風氣候,其特點:氣候溫和,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少雨雪,春季干旱多風,夏季炎熱多雨,秋季天高氣爽溫差大,有利作物的生長發育。本區光照資源豐富,日照時間長,光照充足,有利于作物光和作用,常年平均日照時數為2647.6小時,占全年可照時間的56%。年積溫4580℃,平均氣溫12.9℃,7月份最高32.1℃,1月份最低氣溫—3.2℃。無霜期210天左右,自然農耕期長達290天左右。夜間涼爽,晝夜溫差大,有利于作物養分積累。降水偏少,因多集中夏季,年均變化大,降水不穩定,平均降水量600—630毫米。優越的自然地理條件,適宜的土壤和氣候,為小米產業發展提供了理想的自然環境。